书架
京杭之恋(长篇)
书城

第十八章 天长日久2

  秋日的什刹海,水中的倒影与灰色的天空交映,绰绰人影与粼粼水波融合在一起,别有一番意境。

  这是与吴美莹第三次同游了。也许是季节的关系,游人并不是很多。眼前繁花落尽虽寂寞,却并不减亭台楼榭的壮美。木船高悬彩带笼灯,长桥将两岸连接成人间的天堂,河边的小路顺水绵长蜿蜒延伸而去,一眼看不到尽头。

  吴美莹鼻尖冻得微微发红,纤细的身躯裹着一条凸凹双色反织的宝石蓝孔雀大披肩,伸出的玉腕上蓝镯锃亮,一头青丝随风飘扬,化成飘逸灵动的精灵,倚靠在洁白的大理石栏杆上,双瞳璨若生辉。

  在拍下那照片的同时,傅华觉得眼眶热了,两滴泪水悄然落下,又怕吴美莹笑话,连忙借口风沙迷了眼,将泪水抹去。他的心此刻是雀跃的,兴奋的,再也没有整日里被关在牢笼里的感觉。

  他们一路边走边看,划船上了水中的小岛,又顺着周围的商铺与餐厅,到处游览了一圈。很久没有来了,傅华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流汇聚在眼前,忽然发现,这里原本就是京城里最有人间烟火气的市井所在,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,甚至是外国人,都在徜徉这京味气息的同时,将自己也变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。

  养父曾经说过,这做珐琅之前一定要有个画画的好底子,那种意境是隐藏在人心里且捉摸不到的,只有一点点去悟,才能有所收获,这也和个人的内在灵性相关。现在想来,自己就是那种没有开悟没有灵性的人吧!

  他转头看,吴美莹回来的路上竟然没有半分喜色。傅华觉得自己终于满足了一个人的心愿,自己也在这种不违背良心道义的情况下,成全了别人,是完美的事情。他不明白这种远离忧愁,与水天相接的福地竟然会让吴美莹触景生情,到底是掩埋了些怎样的时光秘密?

  这个秘密一旦揭晓,却又打击得他几乎站立不稳。快到家门,吴美莹吞吞吐吐地说:“华哥,有件不幸的事,我觉得应该告诉你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“那镯子……我一不小心丢到了水里……”

  “你说什么?你确信?”傅华真的跳了起来,他不相信地拉起她的手臂,那只散发着温情与幽静的景泰蓝镯子真的不见了。

  他实在不忍心看她哀伤的样子,知道她定然实在太喜欢了,所以忍不住不时摘下来把玩,这才失手了。他听着屋子里传来的声音,心中知道自己又兜兜转转,重新掉落在一场足以能够让自己彻底沦陷的漩涡里,怕是爬不出来了。

  果然,华灯初上,胡同还是一如既往地昏暗,谢京福依旧坐在自己的那张椅子上,石桌上他常常拿的红木盒子,盒子打开着,只有几张古旧的照片,还有一些毛主席纪念章和邮票什么的,静静地散落在那里。

  “还知道回来?”谢京福没有笑,他想自己是真的老了,一直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在这个红木箱里,等真正打开了,却失望了,他一直寻觅的东西并不在这里。唯一可能的去处,就是傅华。

  傅华硬着头皮,讪笑着,凑上前去,将散落的东西一一整理到木箱里:“我说您老人家着什么急呀?找不到没事,慢慢找,我帮您找也成。”

  “废话少说!”傅华听到的是谢京福这句怒气冲冲的话,不禁怔了一下,不再说话,就在此时,他惊讶地看到自己手里拿的是一张古旧的照片,上边是一个十**岁身着旗装的美丽女子,她的睫毛微微上翘,双瞳灵动澈亮,嘴角浮动着普通人家没有的贵气与轻傲。

  他指着这张照片,喃喃自语:“天哪!”这年轻女子的笑靥竟然撼动了自己冰冷的心,让自己莫名觉得亲切与温暖,仿佛在冰水里游了很久,在几乎要冻僵停止呼吸的时刻,被人迅速救到岸上,睁开眼睛便迎来一束暖光,犹如回到了亲人的怀抱。

  “你把那东西弄到哪里去了?去给我找回来,不然就连你也不要回来了!”谢京福冷冷地说。

  “我……不是……您是要找一只珐琅镯子吗?那镯子我没有……”

  “什么没有?”谢京福一瞪眼,手举起来,似乎马上就要落到傅华身上。

  “都是我的错!”吴美莹迎了上来,“谢老师,请原谅我的疏忽,我实在是太喜欢那镯子了,就想让华哥给我拍照留个影,但是没有想到不小心落到了水里,我这就去找人捞……”

  “掉水里?你们到哪里去了?”

  “我们到什刹海公园去了,那里风景很好,我就想拍张漂亮照片,然后再……”吴美莹的话还没有说完,谢京福已经打断了她的话。

  “你也走吧!我这里庙太了,容不下你这尊女菩萨!”

  吴美莹委屈得咬住了唇,泪水在眼眶里闪烁,立刻就要掉下来。

  谢京福失望地转身,沧桑的声音带着哀伤缓缓朝里边走去:“我谢京福这辈子注定孤独终老,都是我作孽太深,是罪有应得,我谁都不怪。但是,我的心已经死了,容纳不了太多的事儿了。你们走吧,都走吧!让我清静清静……

  傅华也没有想到,这一次老人是坚持的。他看着老人的背影,瘦弱得只剩下一把骨头,不停地咳嗽着,不敢太多说,只是悄悄地将速效救心丸放到老人旁边,深深鞠了个躬,才走了。

  他劝慰着吴美莹,吴美莹确实也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,她请求傅华最后带她去一次什刹海,似乎多走了这一趟,会重新寻到那镯子的踪迹。

  但是由于冬季来临,水下的温度酷寒,已经找不到工人下水去寻找了。公园的负责人说,只有等待天气暖了,才有机会找到。

  吴美莹拖着自己的行李箱不情愿地走着,忽然扑倒在傅华怀里嚎啕大哭。傅华更加不知所措,不知道怎么才能劝慰她。

  这时,听到有人一边走一边骂着:“你这混小子,我看你比谢京福那老怪物家的傅华也强不到哪里去?好好的出租车不开了,非要和人家一起开什么人力车公司?现在都什么年代了?谢京福那老怪物年轻时候,北京城里还没有汽车,才不得已拉了黄包车呢。但凡有一技之长,谁会去拉黄包车呀?”

  “我说亲爸,您这老脑筋呀,我真是很无语。现在是开放的年代,到处都是商机,您懂吗?就这块宝地,足够养活我们的了。现在流行复古,复古呀!越老的东西越有人喜欢!”

  “什么?越老的东西越有人喜欢,那你怎么不卖你爹我做的珐琅?我做的比他谢京福可差不了多少!咱家的古董店有多好,早晚不都是你和你大哥的吗?我就是想不明白,为什么非要弄这个?看,这办公室就这怎么几平米?像个什么样子!”

  傅华看到居然是父亲的老同事刘天乐与他的二儿子刘海龙。他讪讪笑着,亲耳听到自己在别人口中是这样不堪,且还是在吴美莹的面前,顿时觉得尴尬起来。

  吴美莹也停止了哭泣,奇怪地看着那父子两人在继续争执。

  “我说亲爸,人各有志,不可勉强,我最近忽然发现了很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事。”刘海龙眯着眼睛看了看前边的水面,起了一阵小风,水波荡漾起来,不由缩起脖子,实在是有些寒冷。

  “什么?”

  “这什刹海并不一片普通的水,这里曾经是元大都的漕运命脉,是京杭大运河终点码头,是风水宝地呀!听人说,这里曾经出现过‘舳舻蔽水’的盛况!所以,只要沾上这福气,何愁不兴旺发达?”

  不远处果然是一个写着“顺德人力车有限公司”的牌子高高挂在那里,里边只有一张简陋的木质办公桌和一些文件夹子,屋子小得可怜。

  “以前您总逼着我和大哥学珐琅,就和谢老爷子逼着傅华大哥一样,怎么知道我们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呢?有一天,我拉着外地游客到这什刹海来,也觉得累了,就坐下来歇一歇,我看着那碧波荡漾的水面与绿柳红船,忽然间醒悟了很多。”

  刘天乐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,低头进了那小屋,到处看了看,就一屁股跌坐那椅子上了。

  “您还别说,我从来没有这样认真过,我到一家图书馆里翻了半天。俗话说,远的香,近的臭。结果我发现原来我们祖辈生活在北京城里,都没发现这什刹海素来就有‘西湖春、秦淮夏、洞庭秋’之美,元清时水域曾经与皇城相接,却是老百姓都可驻足的地方。这些年国家也花了大力气,修了银锭桥、修了荷花市场,建了前海水法、茗园等地方,越来越美了……中国传统最讲究的是水运,那其实就是财运呀!常浸沐水边,得天地灵气,自然会有福报的。这人力车可是特色旅游文化……不愁没好前景……”